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,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,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同心同德、锐意进取,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,更是鄂尔多斯波澜壮阔、激情澎湃、脚踏实地、日新月异的40年。沐浴着改革的春风,鄂尔多斯抓住发展机遇,创造了许多全区第一,第一个施行以土地承包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;第一个借助引进大型国企神华集团发展能源产业;第一个实施煤电能源转换战略项目……今天的鄂尔多斯化茧成蝶,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、文化繁荣、民族团结,实现了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、由单一到多元、由贫困到小康的成长蜕变。
经济总量成就瞩目,实现了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巨大转变
总量扩张质量提升。1978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.46亿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00美元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张,质量持续提升。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79.81亿元,增长211倍,年均增速达到14.7%,比全国、全区分别快5.2和3.0个百分点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720美元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56.8亿元,增长1891倍,占全区比重由2.8%提升至20.9%,年均增长21.3%,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.5%提高到2017年的10%,优于大部分资源型地区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市的排序是55位,公共财政收入排名46位,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列25位和48位。
产业结构逐步优化。1978年,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5∶28∶27,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经济,工业十分薄弱,商品短缺,市场萧条。改革开放以来,农牧业完成了自然经济向现代农牧业商品经济的过渡,工业的地位持续加强,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。1993年,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.9﹕38.2﹕29.9,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,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性转变。到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3.1:52.8:44.1,逐步形成“一产稳中求进、二产转型升级、三产做大做优”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工业经济蓬勃发展,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重大转变
多元经济协调发展。1978年,鄂尔多斯的工业总量小,工业企业少。2017年,全市工业企业超过3000户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7户,实现总产值3994亿元,增长了3192倍。作为地方经济支柱的煤炭行业经过40年,特别是“黄金十年”的发展,规模不断扩大,占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24.1%上升到2011年的64.6%,达到顶峰;随着十八大以来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,2017年煤炭行业占比回归到47%,非煤占比首次过半,达到53%(2011、2017年为占规上工业比重)。如今,年原煤产量稳定在6亿吨,天然气近300亿立方米,拥有电力装机2220万千瓦,煤化工产能1533万吨,形成了煤炭、电力、化工、天然气、炼焦、纺织等十大工业支柱行业,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现代煤化工、汽车制造、电子产品、新能源发电、生物医药等也从无到有,迅速发展起来,初步实现了一元向多元发展。
竞争力显著增强。1978年,鄂尔多斯工业基础非常薄弱,只有几家简陋落后的小工厂。到2017年,全市共建成煤化工、新能源、装备制造、循环经济、高新技术、轻纺等工业园区17个,其中国家级1个,自治区级7个,入园企业681家,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家,实现工业总产值2759.4亿元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、起支柱作用的民营企业。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、伊泰集团有限公司、蒙泰煤电集团三家企业入围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。伊泰集团、伊东资源集团、满世投资集团、蒙泰煤电、汇能煤电集团等5家企业进入中国煤炭企业50强。
基础设施日新月异,实现了从制约到支持经济发展的显著转变
基础设施显著改善。1978年,全市基础设施极其薄弱,被人们戏称“一条马路两座楼,一个警察看两头,自来水厂水不流,公园里边两只猴”,生产和生活均受到较大影响。40年来我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495.7亿元,特别后十年,是前30年的5.6倍。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23509公里,高等级公路通达所有旗区;铁路通车里程达2201.6公里;鄂尔多斯机场共16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,共有航线53条,立体化交通体系全面建成。十八大以来,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设立,鄂尔多斯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,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,鄂尔多斯正逐步成为西北地区航空枢纽。
城市建设成就斐然。1978年,鄂尔多斯城镇人口仅有10.7万人,城镇化率仅为10.5%。随着撤盟设市和城镇化的推进, 201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9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206.87万人,城镇化率提高到74.05%。中心城区面积163平方公里,人口近70万人,率先在公共交通、电力保障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营。各旗府所在地和重点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,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逐步完善,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,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。
生态建设成绩斐然,实现了由资源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转变
资源经济绿色发展。鄂尔多斯市是以煤起家,靠煤成名,被誉为“中国煤都”,煤炭、煤电及下游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向全国各地。进入新世纪,全市调整结构,转变发展方式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。2017年,全市煤矿的机械化综采率达95%,洗选率90%以上,回采率80%以上,煤电、焦化、甲醇、乙二醇、煤制油、煤制气等产业链不断延伸,鄂尔多斯煤炭实现了从原料到材料、从资源到绿色的转身,成为了全国清洁能源输出和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。自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2.3%,年均下降3.2%,逐步踏上了资源城市向绿色城市发展之路。
生态保护成效显著。鄂尔多斯市曾经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双重危害的地区。改革开放以来,鄂尔多斯历届党委、政府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,重视生态建设,积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、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、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,持之以恒,常抓不懈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,鄂尔多斯成功创建“全国绿化模范城市”“国家森林城市”。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胜利召开,就是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极大肯定。
百姓收入不断提高,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
人民生活欣欣向荣。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为279元和194元,鄂尔多斯居民的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的消费水平线上。进入21世纪,全市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,城乡居民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,并且逐步由“温饱”向“小康”过渡。2017年,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59元和16729元,是1978年的156倍和86倍,年均增长13.8%和12.1%;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26963元和15256元。
社会保障扎实推进。1994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后,全市稳步推进以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为重点的配套改革,新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初步建立。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,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,社会和谐程度也不断提高。到2017年,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0万人,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1.63万人;参加城乡医疗保险116.2万人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66元和439元。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,整体保障水平进入全区前列。
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实现了由发展滞后向全面协调的突破性转变
科教事业蓬勃发展。1978年,科技教育事业基础薄弱,水平低下。经过40年的发展,科技成果日渐丰硕。2017年,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5项,全年提交专利申请1524件,其中,授权专利868件。全市经国家、自治区认定的各类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01家,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;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。先后创办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、鄂尔多斯生态职业学院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,高等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,2017年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,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13所,普通中学203所,幼儿园328所,拥有在校学生34.3万人,是1978年1.5倍。
文卫事业全面进步。1978年,文卫事业发展缓慢,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。改革开放后,文化生活日益丰富,目前全市已成功举办30项国内重要体育赛事;《森吉德玛》《库布其》等57部优秀文艺作品获国家和自治区奖项;博物馆、图书馆、大剧院、208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免费向公众开放,已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。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。2017年全市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达34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11%。拥有卫生机构1737所、卫生技术人员14599人、床位数11404张,分别是1978年的7.1倍、5.6倍和4.5倍。市—旗—乡—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,1400余家两定医疗机构建立医保统一结算通道,拓宽了群众就医渠道。